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文明之窗 >> 正文

【荐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书目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22-07-22 [来源]: [浏览次数]:

1.《诗经》——吟情咏性砥德砺行

包头师范学院

《诗经》是古代重要文化元典之一,也是历史上影响最为深远的文学艺术经典。其不仅有独特的艺术特色与文学价值,而且也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从春秋“赋诗断章”开始,《诗经》已成为人们研究和表达情感心志的重要工具。诗篇反映了人们丰富的情感世界,并以其鲜明的人文理性精神,开辟了中国经典与思想文化发展的独特道路,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奉献了自己的力量。

2.《尚书》——敬德保民本固邦宁

包头师范学院

《尚书》收录保存了中华文化最早有关治国理政的文献材料,也是中华文化元典之一,是历史学家研究先秦史不可或缺的依据。它对研究先秦的政治史、思想史、文化史都有很重要的意义。

3.《春秋》——明道辨事微言大义

包头师范学院

《春秋》以特有的笔法记载历史,于一字一言之中,寓意褒贬,古人称之为微言大义。《春秋》是孔子笔削鲁国旧史而成的编年体史书,兼具经学和史学的品质。它将仁义道德等人性内容作为评判历史人物、事件等的标准,充分发挥了人文批判、价值评价的社会历史作用,影响十分深远。

4.《孙子兵法》——修道保法重人尚变

包头师范学院

《孙子兵法》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兵书,也是我国军事文化的重要经典。它排除宗教想象对军事活动的干扰,完全理性地探讨治军、用兵等军事活动规律,总结取得战争胜利的战略、战术、实战经验等,蕴含着丰富的军事辩证思维,对后世影响深远,在世界军事史上也有很重要的地位。它还具有很强的文学性和哲理性。影响波及商业管理、中医药学及文学艺术等领域。

5.《论语》——忧道怀德亲仁复礼

包头师范学院

《论语》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影响最为广泛而深远的文化经典,是儒家开创者孔子思想的集中体现。《论语》对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对中国历代社会政治均有深刻的影响,其中的许多伦理规范、道德要求及道德理想,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和时代价值。

6.《墨子》——兼爱非攻尊贤尚同

包头师范学院

《墨子》是先秦墨家的代表作,其中不仅记载了墨子兼爱、非攻,尚贤、尚同等十大主张,而且可以看出,墨子本人很重视逻辑界定和推论,《墨经》还讨论了逻辑界定和推论的原则、形式。《墨子》包含了当时的天文学、光学、几何学、力学等自然科学技术成就,可谓我国古代最重要的科学文化经典。

7.《老子》——道法自然抱朴守真

包头师范学院

《老子》是我国最重要的道家道教文化经典,也可以说是我国首部哲学文化经典。其中以“自然”为本质特征的辩证思维,可谓我国古代理论思维中的瑰宝,对后世、对全人类都产生了十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8.《孟子》——尽心养性民贵君轻

包头师范学院

《孟子》是继《论语》之后,儒家另一部非常重要的经典。入学的思想内容一定程度上被称为孔孟之道,就是因为孟子从“人能弘道”方面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思想,完善了儒家人学思想体系。孟子的思想很大程度上都集中体现在《孟子》一书中。

9.《庄子》——齐物逍遥存天反真

包头师范学院

《庄子》是道家道教文化的第二部经典,它将《老子》自然无为思想发展到了极致,成就了庄子独一无二的个性,在哲学、美学、文学、语言、环境等学科领域都占有重要地位。它提供的“道通为一”的齐物思想、“无待”的逍遥观,对后来的佛教、儒家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10.《易传》——乾健有为厚德载物

包头师范学院

《易传》是最早对《易经》作的诠释性著作,借助《易传》,《易经》才可读可解。通常人们将《易传》和《易经》合称为《周易》,《周易》发展成为古代儒家经典之首。古人认为《易传》由孔子所作,孔子是圣人,故他所作的《易传》也被称为《易大传》,但其中的思想内容明显与孔子不同,代表了儒家孔孟之道以外的现实主义思想传承发展系统,对后世影响深远,在古代许多领域都有鲜明烙印。

11.《史记》——穷究天人会通古今

包头师范学院

《史记》是我国古代正史中最重要的著作,是中国传统历史文化经典,在文学史、哲学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史记》的价值在于实录历史,保存了大量真实史料,能够比较客观地分析、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

12.《汉书》——崇尚名教宣扬汉德

包头师范学院

《汉书》是我国古代又一部历史文化经典。它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由学者私著而得到官方认定的正史,也是首部以儒家经学为指导编纂的断代史,让经学和史学结合起来,从学术理论上进一步巩固了司马迁将天人之学和历史学结合的辩证思维方法。宣扬汉德,维护礼法,述百家学说,殊途同归,言精炼,事赅密,体例完备,对后来历朝正史的编撰产生了深远影响。

13.《肇论》——空而非空即真齐观

包头师范学院

在印度佛教传入中国并发生中国化过程中,受学于鸠摩罗什的僧肇的著作《肇论》率先起了廓清国人对佛教思想的误解的作用。《肇论》将玄学佛学有效融为一体,构建出自己的佛学体系,是印度佛教中国化历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经典著述。《肇论》既是玄学发展的顶峰,也是印度大乘空宗般若学在中国发展的顶峰。

14.《坛经》——心外无佛自悟自修

包头师范学院

《坛经》是佛教中国化完成、形成中国佛教宗派后,由中国佛教人士创作的最著名禅宗经典,也是隋唐时代儒佛道三教对立融合背景下,中国思想文化不断传承创新的产物。其即心即佛说,为中国佛教人人能够成佛进行了最深刻的思辨性理论证明,达到了中国佛教思想的高峰,也极大地推动了佛教的社会传播与普及工作。

15.《正蒙》——太虚即气民胞物与

包头师范学院

《正蒙》书名乃以儒家性理订正愚顽蒙昧之义。张载以此书为主,超越汉唐元气伦,建立起以“太虚即气”命题为核心的气本论世界观,为宋明理学奠定了基本思想框架,推动中国古代哲学或儒学进入宋明理学的新时期。《正蒙》也由此成为中国古代重要的哲学文化经典之一,受到后来哲学家王夫之等学人的高度重视,产生了深远影响。

16.《资治通鉴》——鉴于往事资于治道

包头师范学院

《资治通鉴》由司马光主编,范祖禹、刘攽等参与撰写,记述战国至五代末历史的编年体史学著作。它述历史兴衰,考国政得失,鉴往事,资治道,总结我国古代国家治理的经验和教训,供后来治国者借鉴,是我国古代又一部历史文化经典。它自成书以来,历代帝王将相、文人骚客、学者、各界要人争读不止,并作点评批注。自它面世后,许多学者都沿用它的体例续写后代历史。


17.《四书章句集注》——天道流行具理应事

包头师范学院

朱熹集40余年之力著成的《四书章句集注》是我国古代最重要的儒家尤其是理学文化经典之一。与汉唐注疏不同,《四书章句集注》并不局限于疏不破注、注不破经的传统经学说解的原则,而侧重义理,特别关注对心、性、理、气及其关系的哲学挖掘与阐发。朱熹的注解使“四书”内部以及理学思想的各组成部分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18.《传习录》——本心即理知行合一

包头师范学院

《传习录》是我国古代又一部儒家文化经典。它主要记载了明代心学大家王阳明的思想,如“致良知”、“心即理”、知行合一主张等。这些内容,足以构成儒家心学思想体系,标志着古代心学发展到历史的高峰,对近现代儒家思想产生了深远影响。

19.《明夷待访录》——天下为主遂民之生

包头师范学院

《明夷待访录》写成于清康熙二年,是真正的实学,直接探讨了现实政治制度问题。在这部著作中,黄宗羲通过对明朝政府种种暴政的揭露,触及了封建君权,即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若干问题,发表了一些新颖的见解。黄宗羲的观点鲜明,而且有一定的理论深度,从而为后人认识中国封建社会晚期的君主专制制度提供了若干思想资料。

20.《日知录》——博学于文行己有耻

包头师范学院

《日知录》是顾炎武积30余年读书所得,是他一生学问和思想的结晶,是一部反映明清之际学术转变的经典之作。《日知录》将仁义道德等人文内容看成国家兴亡的根本所在,影响深远。《日知录》朴实无华,开创了务实的新学风,一洗明末空疏浮泛的习气,反映了当时的时代风貌,特色鲜明,在清初引起学者共鸣,对乾嘉汉学有深远影响。

21.《文史通义》——六经皆史持世救偏

包头师范学院

《文史通义》是清代学者章学诚的学术文化经典之作。他进行学术批评,期望补偏救弊,既批评考据学者只知采铜于山而不知用以炼釜,也批评宋儒求道流于空谈性天而已。他发挥“六经皆史”之说,将经学和史学、义理与史事、道与器辩证统一起来,辨章学术,考镜源流。《文史通义》全书结构不甚严谨,议题庞杂散乱,却处处体现着司马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学术追求,洋溢着我国古代学术理论综合创新的光辉。

22.《十三经注疏》(附《孝经》)——考证辨伪新知为主

包头师范学院

《十三经注疏校勘记》是由清代阮元亲自参与并主持编纂的三部大书之一,另外两部是《经籍纂诂》和《皇清经解》。这三部大书既反映了当时经学、小学、校勘学领域的成就,也囊括了清代前期经学研究的主要成果,其学术价值不言而喻。

《孝经》是一部重要的儒家家庭伦理文化经典,在中国社会流传极广,影响至巨。它是专论“孝道”之书,全书以“孝”为中心,将“孝”作为所有德行的基础与根本,集中论述了儒家“孝道”,唐代将其入经,从而升格成为儒家家庭伦理经典著作。